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2021年5月22日07:56:16资讯评论800
摘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对于新的发展阶段,重点有几个方面,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生产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对于新的发展阶段,重点有几个方面,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现象显现,“卡脖子”问题突出,结构转换复杂性上升。解决这一矛盾,要求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关口,我们要主动适应变化,努力攻坚克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而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绝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也不是各地区的小循环,更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放弃国际分工与合作。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必须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鼓励大胆探索和合理质疑,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优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在优化供给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房地产业影响投资和消费,事关民生和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流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

  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要推动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将经济发展的底盘牢牢托住。

  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精准度,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内循环是要用打通国内生产、交易、分配、消费等活动的链条,实现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经济质量的不断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不断完善法律体制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民众消费热情。"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未来经济蓝图研究院院长罗百辉认为,内循环的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内需。我们从十年前就开始提内需这个词,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是世界上高储蓄国家的代表,与之相伴的是高出口,这就相当于我们借钱给外国人来享受我们的产品,虽然看似我们得到了收益,并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于国内民众而言,生活水平的上涨并没有与之匹配,甚至大部分人群还保持在较低的一个水平。

  构建双循环,抢占人才科技红利

  消费的提升最终还是要落脚于人,因此人才供应链建设、组织激活、团队共创、消费投资,消费活力才得以释放,将高收入转化为高消费,让消费选择逐渐趋向公平,让消费观念逐渐走向融合。具体到行业层面,每当释放内需的时候,“十四五”规划中的关注重点集中在更加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科技及新基建,而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虹吸效应明显对前者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政策方面,房产市场较大可能维持现状。金融方面同样,疫情后全球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下行周期,因此,央行也会适当考虑放松市场流动性,但我们并不会像欧美,特别是美国那样直接搞财政货币化,靠印钱来缓解问题,更多是创造票据贴现工具,进行宏微观结合的流动性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的政策实际上是有很大发挥空间的。不过,针对老大难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我想可能需要靠更加开放的市场来解决,特别是在我们逐渐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保证国有大型银行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则要鼓励金融行业私营的探索,这样才能有效的抵御外来金融机构进入后对国内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

  可喜的是,5G、自动驾驶等数字经济领域以及前沿科技领域的融资与日俱增。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以来,自动驾驶行业逆势而上,发生多起大额融资事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融资总金额超过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1%。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融资信息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超过70家,融资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还值得一提的是,科技让金融更普惠,中国的金融科技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上海,居英国权威智库发布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指数显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再升一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首次跻身全球前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12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同时包含“金融”和“科技”,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金融科技相关企业,近6成注册于上海。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抓好新基建,发挥投资乘数效应

  新基建同传统基建存在一个较大的差别,即两者投资拉动的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基建行业拉动的更多在于建材市场,像水泥、钢铁等行业,而新基建则是全方位的拉动新兴产业。像当前非常热门的人工智能行业,其发展带动的将是产学研一条线的成长,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4万家,在如此规模的企业入局后,我国的人工智能行业竞争必将加剧,政策的引领效果将会进一步被放大。除此之外,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也将非常有效的带动起整个数字产业,形成一种典型的以产养产,产研共进的模式。

  围绕着新基建,我们可以继续巩固在数字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随着5G网络建设,高速度、大连接、低时延将再次刷新人们对于网络的使用体验,而与之相伴的是更多新模式、新业态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像无人经济、直播经济等现在的发展就异常火爆,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二季度新增无人经济相关企业超过5600家、今年新增直播相关企业超过2.2万家,同比增长544%。

  除此之外,在5G应用场景落地方面,无人驾驶也在快马加鞭,这对于5G的普及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汽车相关的还有充电桩建设,充电桩的普及是电车普及的基础,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充电桩相关企业有8万余家,幸运的是,在电池能源的研发上,我们也有一批比亚迪这样的企业,我们虽然没有抓住上一波的汽车革命,在汽车技术工艺方面有着较大的落后,但可以以电车为契机,利用后发优势,做到汽车工业上的追赶。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深耕高科技,中国经济指数增长

  内循环的关键是提高内需,但实现手段或许更多还是靠科技,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的发展会更加的注重科技的力量,过去的改革进程中,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经验,但换到最后我们发现,我们学到的只是技术的表面,核心科技上我们还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距离。放弃在技术领域深耕,走发展的捷径终究是行不通的,今天我们在很多领域被外国卡脖子,主要原因便是缺乏核心技术,同时,我们还缺乏探索技术的企业家,缺乏探索技术的激励土壤。

  如果说新基建的问题会集中在资金方面,那么科技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科技是人才、资金、政策三者结合的产物,信奉自由市场的观点一定是支持贸工技发展路线的,但他们忽略了国际间的竞争,如果国际间是一个大家庭的关系,我国深耕轻工业,拿衬衫换飞机是行得通的,但当前的国际形势是国与国之间是竞争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如果没有核心科技,那么自身就必然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底层,就要受到他国的限制和剥削。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科技发展要走相互合作的路线,但要时刻做好自给自足的准备,新冠疫情加速了国际局势的转变速度,国际间各种斗争将在未来变得更加复杂,但这同时也使我国在科技上进行追赶有了一个机遇期。应当注意到,我国在新一轮的科技发展中是具有优势的,强调内循环将进一步将国内市场的活力释放,利用现有的市场优势、产业链优势,我们有更广阔的技术应用空间,有更多价值落地的选择。

  当然,技术的突破是个痛苦的过程,他需要我们从教育、激励等很多方面去着手行动,但这也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制度优势,之前我们讲集中力量办大事,现在我们是集中人才攻难关。需要提醒的是,针对那些对我们经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重要项目,国家政策支持,国企发力攻关是必要的的,但我们更应注意到民营企业的力量。

  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在罗百辉看来,每一次经济腾飞民营经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国营、外资的竞争中民营经济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依旧出现了像华为、腾讯、阿里等优秀的企业。未来,数字信息化的发展将带动更多的民营经济发展,他在赋能大型企业的同时,也开始逐渐让一些产业碎片化、分散化,这个过程将重新打破现有的产业格局,我们会在很多产业上发现更加类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大幅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实际上,我国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仅仅以无人驾驶为例,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超过1.2万件与“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相关的专利,其中于2019年新申请的专利超过3千余件。

  我们目前依旧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罗百辉认为,良好的顶层设计,任务逐层下达,改革逐级推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线,充分利用人口流动带来的内需增长效应,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产生的产业赋能作用,同时在教育、研发、创新领域不断深耕,未来一个更加开放的大国可期,中国未来经济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驱动下是可以指数增长的。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产业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

  当前,浙江以产业链“链长制”赋能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招大引强。聚焦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和各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链,浙江开发区正在推动形成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居于中高端的产业集群。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罗百辉:双循环建设消费链人才链科技链,链长制赋能万亿园区经济指数增长

  据介绍,浙江省商务厅将指导浙江经济开发区落实整合提升实施方案,理顺体制机制,完善主导产业规划,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积极联动自贸试验区,发挥高新区、特色产业园等平台的叠加效应,做大做强,争先进位,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开发区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数字化改革和法治化建设推动开发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浙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高能级平台。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浙江省开发区(园区)名单(2021年版)》,按照公告名录,浙江全省开发区(园区)总数将从1059个整合为134个。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统一规划、产业集群的开放发展大平台,不断放大开发区聚合效应;以优化管理机制为重点,探索充分授权、封闭管理、高效运作的开发区管理机制,探索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营模式,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

  在当前经济发展双循环结构调整下,产业发展面临重大变革机遇,产业内外部环境发展不断变化,在新的历史机遇和变革期,产业园区如何在产业导入、平台建设、特色运营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深化服务?园区的创新发展又该如何做?

  产业高端化

  以前瞻的思维发展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推动其成为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动力,实现产业高端提升。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产业不断深化融合,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的发展进程。

  产业集群化

  围绕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立足于本地优势资源,迅速梳理出主导产业链、促进要素集聚,做强做大主导产业链,吸引配套产业链,建设支撑产业链,演进为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

  园区特色化

  找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定位,以创新思路抓突破,集中精力抓推进,推动特色园区发展,走差异化和精细化之路,与现有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增强园区和产业发展的动能。

  园区信息化

  将信息技术与园区运营服务有效融合,以全面的办公配套和资源平台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的整合与协同,提供可服务于园区企业、公众的各类智慧应用,从而真正实现园区的智能管理。

  建筑特色化

  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统一性,找准特色定位,融入多元文化,体现地域特色,把园区建成地标性建筑,体现园区的独特性,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配套一体化

  如今园区正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通过构建多元创新、环境平衡空间,来实现商务办公、娱乐购物、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的融合,从而提升园区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平台专业化

  平台对于园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园区产业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产业孵化、成果转化、资本对接、物业服务、创业帮扶等相关配套服务平台,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从而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2日07:56: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jujiaocaijing.com/zixun/1409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