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跌”入“比水更便宜”的时代,“魔幻”的行情愈演愈烈。
眼看着美国WTI原油跌破20美元/桶关口,特朗普在3月30日的深夜拉下身段拨通了普京的电话,终于换来了原油反弹。不过,如果沙特继续“硬刚”增产,在全球疫情扩散极大压缩全球原油需求的情况之下,即便美俄“和气”坐在一起重启油价协商,这场足以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石油暴跌能否尽快止跌,仍然要打个问号。
光汇云油分析师指出,在当前国际复杂多变的大环境里,不管油价开始绝地反击还是上演最后的疯狂,中国车主们都到了可以“开大马力”的时候了。
俄罗斯“火拼”沙特 国际油价跌无止境
“活久见”的国际原油崩盘闹剧,或许要从3月5月的那场沙特与俄罗斯之间不欢而散的谈判说起。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石油需求放缓的影响,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提议与俄罗斯等盟国联合减产原油,没想到俄罗斯并不支持沙特限产,双方谈崩。结果,一气之下的沙特宣布大幅增产降价,想要抢夺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这直接导致国际油价闪崩。
3月9日,布伦特原油暴跌24%至每桶 34 美元,创下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WTI原油也一度跌破30美元/桶的关口,缔造了“水比油贵”的黑色星期一,引发资本市场大动荡,加之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使得美股在10天之内遭遇“破天荒”的4次熔断。
然而,国际油价并没有就此“止跌”,尽管俄罗斯随后多次伸出“休战”的橄榄枝,但是沙特依旧我行我素,在全球疫情形势陷入胶着的时刻,国际油价甚至不断挑战下限。3月30日,WTI原油盘中一度跌逾7%,跌破20美元/桶关口,最低报19.92美元/桶,这是自2002年2月11日以来首次跌至20美元/桶以下,布伦特原油也一度跌超4%,最低报26.56美元/桶。
美俄积极“救市”,原油走势扑朔迷离
当WTI原油“击破”20美元/桶的时候,为何连特朗普都坐不住了?
高盛预测,如果油价跌到20美元区间,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将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不仅可能导致数百万美国页岩工人失业,垃圾债券遭至灾难性抛售,而信贷面临的极端压力将动摇整个美国金融体系的基础。
特朗普为了保护美国石油及其页岩油气产业的利益,进而在竞选总统连任的大选中赢得石油德克萨斯州的选票,连夜打了个“跨洋电话”,与普京磋商油市状况,以及双方能源部长启动就原油市场波动性局势进行讨论。
显然,尽管美俄双方未透露有关如何稳定石油市场的具体举措,但是此消息一经披露,很快就在第二天刺激油价反弹。3月31日早盘,WTI原油价格从底部开始上攻,日内涨幅一度扩大至8%以上,油价重回21美元/桶以上。
很明显,美俄元首之间的这回通话来得正是时候。俄罗斯财政部强硬地表态,他们可以持续6-10年承受每桶25-30美元的低油价。相比之下,美国页岩油业厂商要实现收支平衡,每桶油价要达到48-54美元之间,一旦低于40美元,美国页岩油产业就会出现“血亏”。因此,比起普京,特朗普对于油价的“大跌”要紧张得多。
尽管如此,随着疫情继续压低石油需求,全球石油存储能力很可能在第二季度达到极限,还有很多油服机构并不看好国际油价的前景,认为可能会在4月份下探至每桶10-20美元区间。
特朗普此番积极主动联手普京,是否能够逆转国际原油整体的颓势,很大程度上还要看俄罗斯的“对立面”——沙特的态度。在美俄通话之前,沙特能源部官员就已经硬朗地宣布自5月起再增加原油出口60万桶/日,至总出口1060万桶/日。光汇云油分析师解读,要说服沙特改变立场,特朗普除了要数次释放调解的信号,恐怕也要拿出一些狠劲来迫使沙特与美、俄三方达成一致的共识。
低油价打开中国“储油”窗口 车主靠加油也可以拉动内需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油气进口国、第二大油气消费国以及第一大油气增量消费国,中国该如何面对国际原油暴跌的形势呢?光汇云油调研报告显示,当务之急要抓住超低油价机遇期,分阶段、逐步有计划地扩充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增加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实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民营石油机构储备设施的效能,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还能充分利用我国的大量外汇储备,以对冲美元大幅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首次突破5亿吨,达5.06亿吨,同比增长9.5%,2019年中国的原油对外依赖度已经高达72.4%。随着我国对进口原油依赖度的逐年攀升,增加石油战略储备的紧迫性不断增加,而目前正值国际油价触底,让我国低成本采购国际原油成为可能,现阶段正是我国大量增加石油战略储备的好时机。
路透社很早就下过定论,国际原油下跌,懂得大量“储油”的中国会成为最大的受益国。彭博社也报道,努力走出新冠病毒疫情的中国正在享受着油价崩溃带来的“恩赐”。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中国可以趁着低油价“抄底”来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那么对于全国2亿多车主,随着国内的油价重回5元时代,是否也可以从中获益呢?
“这一次国际原油暴跌,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石油产销失衡以及俄罗斯、沙特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导致价格大战。不管‘低油价’持续多久,这都会有利于中国通过拉动内需来实现打赢经济战疫攻坚战的目标,尤其是极大利好交通运输行业,加速出货、减轻库存积压。对于私家车和商用车车主来说,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好好储油、加油。”光汇云油分析师表示。
在国内,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有统一的调价模式。无论国际油价暴跌或大涨,成品油价都会受到“天花板”和“地板”的限制。具体而言就是,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涨或少涨;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再调低价格;在40-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
面对近期的国际油价大动荡,虽然发改委调控油价上下限的模式减轻了国际市场油价触底对国内市场太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近期油价重回“5元”时代后,车主着实也从这次“价格战”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低油价。对于光汇云油用户来说,甚至可以依靠该平台叠加的多重优惠“提前”进入到“4元”时代。

一位普通的上班族车主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深圳地区为例,92#汽油保持在5.53元/L,95#汽油为5.99元/L,现在通过省钱加油平台——光汇云油,最多可以每升省1.5元,这对于我们车主来说,自驾出行还是比较实惠的。”
据悉,全国近20个省份在清明小长假之前发放了多达50亿元消费券,包括安徽黄山、四川、江苏、浙江在内的众多5A级旅游景区都对外免费开放,鼓励市民自驾前往旅游胜地,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大力提振文旅行业消费。
从杭州披露的数据为例,截至3月30日22时,市民已兑付政府补贴4112万元,带动杭州消费6.37亿元,拉动效应达到15倍。在光汇云油分析师看来,当“低油价”碰上“消费券”时,这势必会扭转当前消费增长的颓势。“在度过了疫情困难期之后,即便没有消费券,消费也会慢慢复苏。如今赶上了难得一见的低油价,各地政府又发放各种消费券,对于车主来说,加满油,开动车轮就可以拉动内需了。”